浅谈教学督导中的课堂观察

时间: 2019-05-30 09:23:54

栏目: 经验交流

作者: 湖南省教育督导网

以督、评促提升

——浅谈教学督导中的课堂观察

 

内容摘要:课堂观察是课堂研究广为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课堂观察也是课堂教学督导的重要方式,通过观察点设计,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作相应分析研究,从而评估教师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分析学校的教学现状,作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督导建议,达到以督、评促提升的目标。本文从做足准备,有的放矢;观察记录,收集信息;评价交流,改进提升等方面,结合自身实践来阐述如何利用课堂观察进行督导、评价,促进课堂教学水平提升的目的。

关键词:课堂观察、评价、提升

 

    课堂观察是课堂研究广为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课堂观察也是课堂教学督导的重要方式,通过观察点设计,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作相应分析研究,从而评估教师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分析学校的教学现状,作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督导建议,达到以督、评促提升的目标。如何进行课堂观察?下面我就以个人的课堂观察实例来谈谈我对课堂观察的理解与做法。

一、做足准备,有的放矢。

    课堂观察前要做足准备,对学科教学目标与方法、学段教学目标、学生学情,本课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执教者的教学设计等相关内容都要了解。观察课堂前可以让执教者作个简单的说课,对他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作个简单说明。今年9月份我在长连小学对二年级的课堂教学作了一次教学督导,选择了二(1)班语文课进行了课堂观察。观察前自己再一次阅读了《语文课程标准》及二年级的语文教材,对整体语文教学理念、二年级语文教材内容及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与方法、课程实施建议都作了详细的了解,为观察后的交流评价作准备。听课前还查阅了执教者的教案,以了解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教学目标的设定及教学方法的运用,对教师的情况作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还查阅了该班部分学生的作业,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作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带着对教师、学生、教材的了解走进课堂,以便更好的观察教师、学生,以及整个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观察记录,收集信息。

    课堂观察中,要注意收集信息,借助观察量表等辅助工具进行观察记录,收集相关信息,为评价交流提供信息数据支撑,以便更好的分析评估,给予教师、学校改进教学的督导建议。依据《湖南省督学责任区学校督导评价指南》中的《督学课堂观察量表》内容,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科教学,我会相应的修改《课堂观察量表》,以与本次观察学段、学科及观察目的相适应。像观察二年级语文这样的基础文化课程,我的观察量表如下:

课堂观察与评价量表

学  校

 

 

班级

 

授课时间

 

课程名称

 

教学内容

 

执教者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得分及记录

教学目标:教师对课程目标充分理解,充分落实到位。

1、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5分)

 

2、教学目标的制定依据课程标准要求与单元目标要求,结合学生经历、兴趣、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目标具体可行。(5分)

 

教学设计:教师为学生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

3、教学准备充分,教学设计有弹性,能为生成性的教学留有余地。(4分)

 

4、教学内容选定恰当,容量适度,难度适中;注重知行统一和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关注生成性学习内容。(6分)

 

5、有效创设教学情境,灵活处理教学内容,问题设计有梯度、评价有层次,适合学情。(5分)

 

教学过程:教师能营造平等、和谐、积极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学习提供必要的条件,科学有效地组织教学,引导学习。

6、有效利用时间,把握教学节奏,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课堂氛围平等、和谐、自由。(6分)

 

7、尊重与关爱所有学生,倾听学生的不同见解,每个学生都享有平等的交流机会。(5分)

 

8、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主体性。(6分)

 

9、有效选择与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5分)

 

10、能指导和帮助学生有效合理地向课外延伸,拓展知识领域。(5分)

 

11、教学思路清晰,教学基本功扎实,能注重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学习方法的运用;能组织学生围绕学习问题进行充分讨论,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8分)

 

12、能根据学生发展需求,照顾个体差异,因材施教。(5分)

 

13、能有效使用多元学习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体验学习过程;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5分)

 

14、有一定的课堂应变与调控能力。(5分)

 

教学效果:教师能通过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形成有效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

15、目标达成度:多数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部分学生能灵活解决教学任务中的问题,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质量监测效果好。(15分)

 

16、精神状态:教师情绪饱满,学生积极投入课堂学习,参与面大。学生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愉悦,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10分)

 

评价等级

综合评价100-85优秀,84-70良好69-60合格60以下不合格

 

    而如科学实验、绘画等操作类的课程侧重观察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及行为习惯的养成等。体育课侧重观察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及运动的量的达成度。通过观察记录相关信息,然后对相关信息进行整理,进行研究分析,为评价交流作准备。

    三、评价交流,改进提升。

    课堂观察后针对上课的情况进行探讨、分析、总结,在平等交流讨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课堂教学督导的目的在于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教学方式的改进,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因此评价语言、方式都要注意,从执教者的视角来考虑如何表达,让执教者认同,并愿意接受。以学论教,交流时要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入手,可以这样说,“我注意到”、“我发现”,这样的话教师易于接受。执教者与督学彼此是平等参与的主体,针对问题,互相探讨,达到共识,让督学自己作为执教者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作法:为了改进教学“假如我来上,我将这样做……”,“我这样做,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从实践角度、操作角度思考问题,不仅提出问题,而且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在这样的平等交流探索中,达到督导促提升的目的。

    有效的课堂观察以督学认真负责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为前提;以原有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参与为基础;以看、听、想、记等多种活动协调作用为保证。高效的课堂观察是准确的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前提,而讲求语言技巧及评价方式更易于让执教者敞开心扉,在反思中前行,达到教学督导的目的所在——让督导、评价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湖南省督学责任区学校督导评价指南》  湖南大学出版社

2、《课堂观察指导》  教育出版社   陈瑶著

3、《怎样观课议课》四川教育出版社   陈大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