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 系(或中心) 2018 年教师团队申报汇总表
序号 |
团队名称 |
团队类别 |
团队负责人 |
团队成员 |
1 |
机电专业物理与电工电子内容的衔接研究 |
课题研究 |
周国芳 |
惠宏、任秋英 |
2 |
建设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 |
课题研究 |
冯健 |
张恬琪、黄燕霞 |
3 |
我校开展气排球教学实践研究 |
课题研究 |
司美华 |
朱佳炎、彭立锋、殷晓龙、徐燕华 |
4 |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探索 |
课题研究 |
辛愉洁 |
蒋宴卿、高啸 |
5 |
优化新课导入在中职数学课堂中重要性的实践与研究 |
课题研究 |
周景鑫 |
王吉、过凤娟 |
6 |
中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的研究 |
课题研究 |
荀大勇 |
邓秋萍、石建梅、孙利帅 |
7 |
根据主题补充课外资源来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的研究 |
课题研究 |
王雪梅 |
闫小娟、熊海燕、任家香 |
8 |
体育课堂项目教学法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
课题研究 |
朱佳炎 |
彭立锋、司美华 |
9 |
中职学校技能实践课程层进式评价体系的实践 |
课题研究 |
谢爱明 |
周步清、周会华 |
10 |
被遗失的第四个电路元件的应用研究 |
课题研究 |
张玲忠 |
周景鑫、辛愉洁 |
11 |
中职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专业基础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
课题研究 |
陈万霞 |
朱 洁、丁卓燕 |
12 |
对文学作品的深入解读 |
课题研究 |
林攀 |
张恬祺、白艳梅、李宏图 |
13 |
基于德育学分制背景下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实践与研究 |
课题研究 |
杨青亭 |
黄良、尤艳、殷晓龙 |
14 |
钳工技能实习、竞赛 |
各类竞赛 |
陈作霖 |
章佑农、杨卫锋、时晓伟 |
15 |
数控技能实习、竞赛 |
各类竞赛 |
白重阳 |
周君、支树贤 |
16 |
中专生英语口语技能训练指导 |
各类竞赛 |
王雪梅 |
熊海燕、郭春波、闫小娟 |
17 |
PLC技能训练团队 |
各类竞赛 |
过德 |
章敏艳、蒋敏霞、陆熠兴 |
18 |
创新创作实践研究团队 |
各类竞赛 |
裴 静 |
华伟、刘凯 |
19 |
电类教学比赛研究团队 |
各类竞赛 |
钱玲玲 |
谢爱明、丁卓燕 |
20 |
实训竞赛管理研究团队 |
各类竞赛 |
徐为荣 |
诸晓涛、顾宏斌 |
21 |
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竞赛团队 |
各类竞赛 |
周步清 |
须文雅、蒋玉芳 |
22 |
车工技能实习、竞赛团队 |
各类竞赛 |
郭锋 |
程玉松、张晓锋 |
23 |
校企合作产学研实践团队 |
专业建设 |
裴 静 |
过德、王静 |
24 |
校企深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专业建设 |
阚凤德 |
李军、帅宗良、张兄厚 |
25 |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团队 |
专业建设 |
须文雅 |
蒋文亚、石建梅、顾宏斌、钱敏冲 |
26 |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团队 |
专业建设 |
丁云霞 |
徐为荣、郑艳、张兄厚、华洁蓉 |
27 |
学业水平考试教学管理研究团队 |
课程建设 |
蒋文亚 |
陈小玮、邓秋萍、俞燕丹、王安 |
28 |
中职英语微课教学及运用 |
课程建设 |
郭春波 |
任家香、蒋欢 |
29 |
中职生通用职业技术标准研究团队 |
课程建设 |
惠 宏 |
周国芳、时晓伟 |
30 |
16级数学课程教学团队 |
课程建设 |
王吉 |
董国荣、高啸 |
31 |
创业就业教育团队 |
课程建设 |
帅宗良 |
阚凤德、李军 |
32 |
机电类专业省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团队 |
课程建设 |
尤艳 |
周会华、郑艳、华洁蓉 |
33 |
机电系高一数学微课团队 |
课程建设 |
过凤娟 |
杨青亭、张玲忠 |
34 |
机械制图实训 |
课程建设 |
王静 |
蒋玉芳、钱敏冲、张晓峰 |
35 |
省学业水平考试电工电子教学团队 |
课程建设 |
钱玲玲 |
朱洁、陈万霞 |
36 |
维修电工中级考工团队 |
课程建设 |
秦庆 |
周磊、章敏艳、蒋敏霞、过德 |
37 |
助实训教师三年达标成长团队 |
社团建设 |
丁云霞 |
白重阳、周君、郭峰 |
38 |
悦读文学社团建设 |
社团建设 |
林攀 |
李宏图、白艳梅 |
39 |
学生象棋社团 |
社团建设 |
荀大勇 |
黄良、周静 |
40 |
机电工程系宣传团队 |
学校宣传 |
诸晓涛 |
周静、黄燕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