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级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中专)

时间: 2017-11-07 11:19:46

栏目: 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 诸晓涛

  江苏省锡山中等专业学校
  2017级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
  专业名称: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代码091200)
  专门化方向:电子测量技术、安防与监控技术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基本学制:3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掌握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从事电子产品装配、调试、检验,传感器件及设备的应用、维修,物联网组网技术与系统安装、维护,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电子信息产业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专门化方向
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要求
继续学习专业
电子测量技术
电子设备装接工
维修电工
电子设备装接工(四级)
维修电工(四级)
高职:
1.应用电子技术
2.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
3.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4.电子声像技术
5.光伏应用技术
6.电子信息技术及产品营销
7. 物联网技术
本科:
1.电子信息工程
2.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3.物联网工程
安防与监控技术
无线电调试工
维修电工
无线电调试工(四级)
维修电工(四级)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一)综合素质
  1.具有健康的身体,能适应职业岗位对体质的要求;
  2.具有健康的心理、积极的心态、良好的耐受力和耐挫力,能适应社会和职业岗位竞争需要。
  3.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较强的进取精神、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4.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团结协作精神;
  5.具备一定的继续学习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二)职业能力
  1.行业通用能力:
  ①会使用常用电工工具与电子仪器仪表;
  ②能识别与检测常见电子元器件,并能合理选用;
  ③具备常见电工电路与典型电子线路的识图能力;
  ④会用常用软件完成电路仿真实验;
  ⑤会安装常见电工电路,排除电路简单故障,并能遵守安全操作规范;
  ⑥具备典型电子线路的安装与调试能力;
  ⑦具备单片机简单系统的设计、开发能力;
  ⑧能借助工具书阅读与专业相关的英文资料。
  2.职业特定能力:
  具备识读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资料的能力;具备操作SMT设备,并能对设备进行常规维护的能力;具备对电子整机进行装配、调试与检验的能力。熟悉传感设备安装调试 ,掌握当前各类传感器件、设备的工作原理,学会用相关设备检测数据,必要时能检修,熟知规格型号与性能。学会用高级语言编程、组网和调试,熟悉一种以上操作软件进行操作 。
  3.跨行业职业能力:
  ①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②具有企业管理及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
  ③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六、课程结构及教学时间分配
  (一)课程结构
 
 
 
 (二)教学时间分配表
学期
学期周数
教学周数
考试
周数
机动
周数
周数
  其中:综合的实践教学及教育活动周数
20
18
1(军训)
1
1
1(入学教育)
2(电工技术技能训练)
20
18
3(通用技能实训)
1
1
20
18
6(通用技能实训)
1
1
20
18
  5(综合实习(实训))(考证)
1
1
20
18
4(综合实训)
1
1
20
20
19(顶岗实习)
1(毕业教育)
总计
120
110
39
5
5
  八、专业主要课程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课时)
主要内容
能力要求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128)
(1)电工常用工具仪表认识与安全用电;
(2)直流电路及基本定理;
(3)电容和电感;
(4)互感及变压器;
(5)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6)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7)非正弦周期信号;
(8)串并联谐振电路;
(9)瞬态过程;
  (1)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2)掌握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3)了解非正弦周期信号、串并联谐振电路、瞬态过程的基本知识;
(4)会使用常用电工工具与仪器仪表;
(5)会识别与检测常用电工元件;
(6)会处理电工技术实验与实训中的简单故障;
(7)掌握电工的安全操作规范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116)
(1) 二极管及其应用;
(2)三极管及常用放大电路;
(3)直流稳压电源;
(4)高频信号的产生与处理;
(5)晶闸管及其应用;
(6)组合逻辑电路;
(7)时序逻辑电路;
(8)数模(D/A)转换和模数(A/D)转换;
  (1) 了解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晶闸管的基本知识,会识别与检测二极管、三极管;
  (2)能识读、分析、焊接、测试整流、滤波电路,会制作调光台灯电路;
  (3)了解放大、正弦波振荡、高频信号处理电路的基本知识,会识读典型电路图,能分析、估算常用放大电路;
  (4)会制作(或组装)与调试典型放大电路、RC桥式音频信号发生器或LC接近开关电路、调幅调频收音机;
  (5)了解集成运放、功放、三端集成稳压电源电路的基本知识,能识读、分析典型应用电路,掌握典型器件的引脚功能,会正确选用器件,会安装、调试典型应用电路;
(6)理解反馈的概念,了解放大器中负反馈应用类型;
  (7)掌握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知识,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RS、JK和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典型器件的引脚功能;
  (8)了解编码器、译码器和显示器、寄存器、计数器和555时基电路、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电路的基本知识;
  (9)会识别与测试常用集成数字电路器件;(10)会制作、调试三人表决器、四人抢答器、秒计数器、典型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电路;
电子整机装配工艺(50)
(1)电子设备的防护设计;
(2)电子设备的元器件布局与装配;
(3)电子产品技术文件;
(4)电子产品的微型化结构;
(5)电子设备的整机结构;
  (1)了解环境条件对电子产品性能的影响;(2)了解电子设备可靠性的特点;
(3)了解电子设备的三防、热设计、减振、屏蔽的基本知识;
(4)掌握电子设备元器件布局、走线的基本要求;
(5)了解工艺文件的编制原则与要求;
(6)初步具有典型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文件的识读能力;
电子CAD
(64)
(1)电子CAD技术的基本概念;
(2)Protel 概述;
(3)Protel 原理图设计;
(4)印制电路板设计;
(1)了解电子CAD技术的基本概念;
(2)会使用 Protel软件;
(3)能绘制符合规范要求的电路原理图和印制板图;
(4)能对简单的电子线路进行仿真设计;
  (5)会绘制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的电路原理图和PCB印制电路板图;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52)
  (1)单片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2)单片机开发技术的软、硬件环境;
(3) C语言基础知识;
(4)流水灯控制技术;
(5) LED数码管显示技术;
(6)定时器/计数器及应用;
(7)键盘接口技术;
(8)单片机发音控制;
(9)中断系统;
(10)串行通信技术。
  (1)了解单片机内部存储器、I/O口、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串行通信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熟悉单片机开发的软、硬件环境;
(3)了解C语言的基础知识;
(4)掌握LED流水灯的程序控制方法,能设计并制作流水灯;
(5)掌握LED数码管的程序控制方法,能编写显示控制程序;
  (6)熟悉C语言定时/计数器的控制应用方法,能完成简单的程序设计;
  (7)理解键盘接口电路的结构、工作方式与编程方法,会正确编写键盘“软件消抖”程序与矩阵键盘扫描程序;
  (8)掌握运用定时器控制单片机发音频率的编程方法,初步学会编写简单的乐句播放程序;
  (9)熟悉MCS-51单片机中断系统与串行通信系统的控制应用方法,能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
电子产品工艺与品质管理(56)
  (1)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及管理;(2)电子产品生产技术文件;
(3)电子工具和材料;
(4)元件识别与检测;
(5)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
(6)产品装接工艺;
(7)整机装配工艺;
(1)了解电子产品的生产和管理;
(2)会识读电子产品技术文件;
(3)会识别和检测电子元件;
(4)会使用常用的电子工具、材料和电子仪器仪表;
(5)了解电子产品装接工艺;
(6)能对电子产品进行装配、调试。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
(56)
(1)传感与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3)信号的转换与调理
(4)抗干扰技术
(5)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1)掌握传感与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理解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3)理解信号的转换与调理
(4)学会抗干扰技术使用
(5)了解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物联网组网技术
(56)
(1)物联网网络协议
(2)物联网数据链路层互联技术
(3)物联网规划与综合布线
(4)路由器与交换机配置技术
(5)物联网的网络管理
(6)物联网对象名称解析服务
(7)物联网实体标记语、物联网设计
(1)掌握网络协议的应用
(2)理解数据链路层互联技术
(3)学会规划与综合布线
(4)掌握路由器与交换机配置技术
(5)了解物联网网络管理
(6)学会对象名称解析服务
电子仪器与测量技术(实训)
(78)
(1)电子组装材料及设备;
(2)技术文件及安全生产;
(3)准备工艺及装联技术;
(4)总装及调试技术;
(5)检验及包装技术。
(1)会识读产品组装的工艺文件;
(2)会辩识产品组装所用元器件和材料;
(3)按文件要求完成产品的组装;
(4)能依据调试与检验工艺,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调试与检验;
(5)了解产品包装与储存的知识。
顶岗实习
(500)
在各专业方向对应岗位进行轮岗工作,
  感受企业文化,适应企业管理,提高对职业岗位职责和技能的认知,强化专业知识的应用,提高专业技能,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正确认识社会和客观评价自我,寻找适合的就业岗位或创业机会
  九、专业教师基本要求
  1.专任专业教师与在籍学生之比不低于1:36;专任专业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占5%,具有高级职称的占15%以上;获得与本专业专门化方向对应的三级及以上职业资格的占60%以上,或取得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四级)以上职称的30%以上;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10%-40%,60%以上具有(四级)以上技术职称或三级及以上职业资格。
  2.专任专业教师应具有电子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中等职业学校及以上的教师任职资格;三年以上专任专业教师,应达到“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证书目录(试行)》的通知”文件规定的职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职称要求。专任专业教师每五年必须有五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学习本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等。
  3.专业教师应具有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能力;熟练应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能力;专任专业教师应具有胜任本专业两门以上主干专业课教学的能力,兼职教师须经过教学能力专项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每学期承担不少于30学时的教学任务;专任专业教师应具有开展教学、科技研究的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
  十、实训(实验)基本条件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及课程设置的需要,按每班35名学生为基准,校内实训(实验)教学功能室配置如下
功  能
  场地面积(M2
装  备  标  准
序号
设 备 名 称
规格
单位
配置
适用范围(职业
鉴定项目)
电工实验室
105
1
电路实验台
 
25
 
2
万用表
 
25
 
模拟/数字电路实验室
105
1
电子实验台
 
25
2
模拟电路实验箱
 
25
3
数学电路实验箱
 
25
4
晶体管毫伏表
 
25
5
低频信号发生器
 
25
6
双踪通用示波器
 
25
7
万用表
 
25
通讯原理实验室
105
1
双踪数字示波器
 
25
无线电调试工
2
直流稳压电源
 
25
3
晶体管毫伏表
 
25
4
函数信号发生器/计数器
 
25
5
频率计
 
25
6
高频信号发生器
 
25
7
晶体管特性图示仪
 
10
8
通讯原理试验箱
 
25
9
万用表
 
25
电子
仿真室
105
1
双路直流稳压电源
 
25
 
2
函数信号发生器/计数器
 
25
 
3
示波器
 
25
4
万用表
 
25
5
晶体管特性图示仪
 
10
电工电子实训室
105
1
通用电工实验台
 
25
维修电工
无线电装接工
无线电调试工
2
电工技能实训板(含各种低压电器)
 
120
3
万用表
 
25
4
工具包(含工具)
 
60
5
电烙铁、烙铁架
 
100
EDA实验室
105
1
EDA实验箱
 
21
电子CAD认证
2
计算机
 
21
3
投影机及视频展示台
 
1
单片机综合开发实验室
105
1
单片机实验系统
 
25
 
2
计算机
 
25
3
投影机及视频展示台
 
1
电工技能考核实训室
105
1
电工技能考核设备
 
15
维修电工
2
电脑
 
15
2
空调系统
 
1
3
常用工具
 
10
4
万用表
 
25
彩电音响室
80
1
电视机
 
25
家用电器维修工
2
收录机
 
25
3
万用表
 
25
4
VCD
 
25
5
数字电容表
 
2
6
彩电信号发生器
 
2
7
示教板
收录机原理及故障分析
1
8
示教板
黑白电视机
1
9
示教板
XF-5OCL扩音机
1
10
示教板
OTL扩音机
1
11
示教板
超外差收音机
1
12
小家电
 
25
电子CAD室
85
1
电脑(含软件)
 
61
电子CAD认证
2
投影机
 
1
3
电动投影幕
 
1
4
空调
 
2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室
85
1
电脑(含软件)
 
51
计算机维修工认证
2
彩色显示器
 
25
3
开关电源
 
25
4
计算机主板
 
25
  十一、编制说明
  1.本方案依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94号)和《省教育厅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苏教职[2012]36号)编制。
  2.本方案充分体现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课程改革理念,并突出以下几点:
  (1)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2)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特点,发展学生潜能,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满足学生阶段发展需要,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良好基础。
  (3)注重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统筹安排公共基础、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课程,科学编排课程顺序,精心选择课程内容,强化与后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
  (4)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加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整合融合,开展项目教学、场景教学、主题教学和岗位教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
  3.学校根据实际制定本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1)落实“2.5+0.5”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校内学习5个学期,校外顶岗实习不超过1学期。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假期12周。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教学周18周,机动、考试各1周,按28~30学时每周编制,集中实践或训练时段的学习按30学时每周计算。
  (2)本方案任意选修课程建议如下:
  ①素质拓展类:公共关系与礼仪、古典文学、中国名著欣赏、外国名著、人口资源、奥林匹克运动、书法、演讲与口才、地理、历史、电子商务基础、现代物流技术;或语文、数学、英语课程的拓展内容。
  ②专业拓展类: PLC控制技术、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电子制板技术、传感器与应用、光电器件及组件、光电检测技术、电子测量技术、消费心理学基础、广告与促销、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调查与预测、商务谈判与推销技术、营销管理、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技能大赛项目)、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技能大赛项目)、光伏发电装置安装与调试(技能大赛项目)。
  (3)通用技能实训项目安排:第二学期安排电工电路的安装及电子焊接实训;第三学期安排典型电子电路或产品的安装、调试与测试实训。